close

連續看了WC看看的兩篇文章「優質客服的第九類行為:麥當勞叔叔,你回來吧?」及「優質客服的第九類行為:顧客獅子心」,讓我不禁想到,在企業銷售的產品遭遇問題時,你能提供顧客的是什麼樣的客戶服務?!

一家企業的成長,靠的是行銷;但一家企業的形象,靠著是客服。

「一家企業是否可以永續經營及其形象的好與不好,不是自己說得算而是由顧客來決定。」

這也是我在許多關於CRM的書裡所看到的,也是奉為圭臬的,但是我卻發現,書上講的跟實際發生的,卻處處可見其落差的所在。像WC看看中的「優質客服的第九類行為:麥當勞叔叔,你回來吧?」所舉的例子,就可見到,連麥當勞都已經進入行銷萬歲的年代,服務人員在顧客臨櫃點餐時的笑容已漸漸減少,點餐服務的制式應答,已經不再將顧客的感受擺在第一,這就是服務嗎?我不禁想到,曾在一家小餐廳用餐時,因為候餐過久,老闆為了表示歉意,在餐後送上一份甜點,並請服務生致上歉意,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塊CAKE,以客為尊的心情,由此可見!

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客戶服務與行銷結合一起,希望在藉由服務客戶的同時,可以順便銷售產品或是刺激消費,如此的如意算盤,對於企業而言,的確節省人力成本,達到最大應用。但是另一方面,也代表了我們所受到的服務即將打了折扣?若是時勢必須如此,我倒想建議一下企業主,那千萬請做好教育訓練,不要到時候產品沒賣成倒損了形象。

有更深的感受是第二篇的優質客服的第九類行為:顧客獅子心」,文中所看到的,是在服務上的瑕疵,但經由顧客反應後所做的補強,雖不完美但也是可以感受到誠意,但還是有進步的空間。想想在我之前的工作職場中,上司是一向以「業務導向」及「節省成本」為主的理念來帶領我們,對於遭遇到使用方面問題的客戶,不經意的都會先聽到「怎麼會?沒有人反應啊!」「是嗎!是他使用不當吧?」未經查證卻先懷疑客戶的用心,我不想多做批評,但是日積月累之下,服務人員都被淺移默化,在顧客發生問題時,先質疑後解決,更遑論所謂事後的顧客關懷了。

也許企業的形象,就在這樣的服務中一點一滴中的消失……

在理想的狀況下我所受的客戶抱怨訓練是

1.接受到顧客抱怨,先聆聽並釐清問題所在,先別預設立場。

2.判定問題的發生歸咎於消費者或是企業。

3.問題若是企業則作所謂後續補償挽回顧客信心。

4.但若為顧客個人行為,則判定其用意為何。

5.若是惡意且危害到企業,可請求法務部門協助處理確保企業形象。

6.若為偶發個人行為(例:為了贈品或是優惠等),則在合宜權限內給予,並事後檢討遏止該情形。

7.最後,應再向顧客回覆告知處理情形,並針對每一案件列管後分析,以發現企業問題。

但畢竟是理想的處理程序,許多的企業都不想投注相當的人力,在無形的服務當中吧!

這是我目前觀察的結論~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essicachiue 的頭像
    jessicachiue

    chiue的異想空間

    jessicachi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