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雖然我號稱3C殺手,但對於手機這玩兒意卻有一種特殊情感…因為工作及生活上的必需,偶而會接觸到手機這個東西,所以手機之於我似乎變成一種不可獲缺的物品。加上之前的串串樂,引起了我一陣High,所以就來一篇碎碎念吧!
什麼?!你比較想知道什麼是手機控喔...那請看這兒

【從生活中講起】
我的初戀(約88年)
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初戀,應該既懷念又難忘,當然我也是這樣。擁有第一支手機的時候,是在考完插班的考試後,媽媽將她手邊正在使用的手機及門號交給我使用,而開始晉升到有機階級。每個人的第一支手機,其實算是入門機,所以基本上也都會以大廠牌的手機為主,當時的手機大廠還是以兩大巨頭為主,大部分的手機不是Nokia就是Motorola,也因為市場的接受度及介面使用的方便性,引領了幾年龍頭的地位。
型 號:Nokia 5130(黑)
手機規格:灰階、尺寸(132 * 47.5 * 31 mm)、重量(143 g)。
使用心得:
★四色灰階螢幕顯示,基本功能齊全,使用介面操作方便。
★鬧鐘螢幕顯示、通訊品質佳以及具有快速撥號的功能,在當下已經算是相當穩定的產品。

第一任(約89年)
初戀,果然很快就結束了,因為手機需求的迅速發展,所以通訊市場上開始要求手機外型的多樣,輕薄短小為該階段的主要發展訴求,所以喜新厭舊的我,在初出社會的時候,捨棄初戀擁有新歡。
型 號:Nokia 8210(紅)
手機規格:灰階、尺寸(102 * 45 * 17 mm)、重量(79 g)。
使用心得:
★輕薄的外型及可更換彩色外殼、來電分組、自動重撥的功能。
★通訊品質當然仍不在話下,還有近五百組的手機電話簿,來電轉接設定及手機內建小遊戲和紅外線傳輸等,也算當時頗具話題性的功能。

第二任(約91年)
在用慣了短薄的手機之後,其實就很難再換回一般較厚的手機款式,當然我跟Nokia的相戀,在第一任手機突然掛點以後結束,也或許是喜新厭舊的品牌心理作祟,所以開始尋找另一品牌的新貨,也是我相遇Sony Ericsson的開始。一開始,該品牌並非叫做Sony Ericsson而是Ericsson,我一開始所購買的手機,就是從Ericsson開始。
型 號:Sony Ericsson T100(白)
手機規格:全圖形式4色灰階、尺寸(尺寸為32.5 * 21.5 mm)、重量(75 g)。
使用心得:
★輕薄外型及開機動畫、來電分組及和弦鈴聲。
★無天線的設計亦未影響通話品質,雖然當時品牌地位並未躍居前幾大廠之列,但功能設計已有大廠的趨勢。
★內建手機簡訊動畫的功能,可附加於簡訊之中,增添趣味性,但僅限同規格手機才可接收。

第三任(約92年)
綜合前幾任的結果,發現自己喜歡的手機類型以可以更換外型、操作簡單及輕薄為主,而這段時間照相手機也漸漸的興起,所以自己的心情也隨之蠢蠢欲動,另外一方面也發現自己也比較習慣Sony Ericsson的介面操作方式及功能,所以接下來也是依該品牌為主,我找到了他,我的第三任。
型 號:Sony Ericsson Z600(折疊機)
手機規格:雙螢幕(主:65536色,外:單色)、尺寸(尺寸為90 x 48 x 27 mm)、重量(110 g)、相機:10萬畫素。
使用心得:
★貝殼式的折疊造型加上可更換外殼的設計,滿足了喜歡新鮮感的我。
★照相拍攝的操作功能簡單易上手,亦有藍芽的設計可做照片的傳輸。
★具有圖片與音樂的編輯功能,可透過網站或所檢附的光碟片做剪輯或存取。
★但轉軸的設計不佳,經過長時間的開闔後容易造成手機轉軸的鬆脫。
★收訊功能較不佳。

第四任(約94年)
照相手機已經漸漸制約我的生活,所以當10 萬畫素的照相手機已經不能滿足我的時候。汰換,似乎是唯一途徑。
而在【自願串】手機桌面文章中,可以看到我的第四任跟現任。

【後記】
1.呼!好不容易寫完回憶。
2.之後要寫的會是與工作有關所接觸的手機,請待續!謝謝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essicachiue 的頭像
    jessicachiue

    chiue的異想空間

    jessicachi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